发布日期:2024-09-02 04:49 点击次数:54
文|高明勇 政邦智库研究员
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部署落实大食物观相关工作,会议指出,树立大农业观、大食物观,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,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。
悠悠万事,民以食为天,一日三餐,柴米油盐。统计数据表明,全国14亿人口,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、9.8万吨油、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。民众的“吃饭”问题,历来都是头等大事。
大农业观、大食物观,在过去十年,也是中央涉农政策的重要词汇之一,并且越来越受到关注。2015年,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“树立大农业、大食物观念,推动粮经饲统筹、农林牧渔结合、种养加一体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”,这是在中央层面首次正式的提出大食物观。2016年中央“一号文件”首次写入“树立大食物观”,“面向整个国土资源,全方位、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,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”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更高层面予以重视,“树立大食物观,发展设施农业,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”。2023年中央“一号文件”提出:“树立大食物观,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、农林牧渔结合、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,分领域制订实施方案。”2024年中央“一号文件”提出:“树立大农业观、大食物观,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,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。”
从政策表述的演进来看,大农业观、大食物观意味着从更为宏观、更为全面、更为多元、更为新型的战略层面去思考农业问题与食物/粮食问题,一方面,无论是大农业观还是大食物观都需要全产业链安全的思考与整合,另一方面,二者之间也并非各自孤立的关系,在逻辑关系上呈现递进支撑的态势。其实,这对现实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。从一些地区或部门调研的情况看,一些相关现象问题的出现,主要问题之一在于不同地区、不同系统、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协作不顺畅、不及时等因素。
从民生角度解读,大农业观、大食物观,也会直面一个如何准确理解“大在何处”的问题。首先,“大”体现在趋势转变。截至2023年,中国粮食生产已实现“二十连丰”。从国人的餐桌来看,已经凸显主食不“主”、副食不“副”的趋势。社会供给层面,也基本实现从“有啥吃啥”到“吃啥有啥”,从“吃饱”到“吃好”的转变。其次,“大”体现在提升空间。《2023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》显示,2022年,我国居民人均每日能量供给量为4871千卡,近5年增长了3.9%。与其他国家相比,我国人均能量供给量仍低于大部分欧美发达国家。再次,“大”体现在社会期待。膳食结构的不合理,是多种慢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。我国超重肥胖率成人超过50%,儿童青少年超过17%,糖尿病的患病率是11.9%,心血管患病人数3.3亿人。显然,不合理的“食物观”是引发这些问题的因素之一。
在这种情况下,民众的现实生活必然直面更为具体、更为直接、也更为敏感的“大食物关”。比如“大健康关”,正如国常会所强调的“提升食物质量安全水平”。不久前“煤制油罐车混装食用油”事件沸沸扬扬,引起广泛关注,国务院食安办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,在经过详细调查核实后作出了公开回应。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已经启动对《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卫生要求》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公开征求意见。
再如“大经济关”,会议提出“要因地制宜开发,做到宜粮则粮、宜经则经、宜牧则牧、宜渔则渔、宜林则林,实现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相统一。”这一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挑战并不小,农业本身的脆弱性、周期长等特点,加上极端恶劣天气发生的概率增加问题,单纯从事农业劳动的成本收益不成比例问题,农村人口“空心化”,农业劳动力“老龄化”等问题,这些因素的叠加会极大影响到三大效益的统一。
还有就是“大治理关”。在公共管理领域有个知名的“青蛙故事”:有一种珍稀青蛙,生活在湖泊、湿地和周围的农田、山林之中。为保护好它,法律赋予林业和渔业部门管理职责。大型湖泊和水库同时归水利部门管理,与此同时,农田、山林涉及国土部门。结果,青蛙在水里游就归渔业部门管,跳到岸上就归林业或者国土部门管,被人抓了,就归工商部门管……类似的治理问题,并不鲜见。在操作层面,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大农业观、大食物观等理念相契合、相配套、相适应的政策体系、工作机制、科技研发、人才支撑等。
总之,过好“大食物关”,更有利于践行大农业观、大食物观。
总监制:邹 明
监 制:高明勇
审 读:郑鑫屏